团结一致走出阴霾,这不是一个人的战争
发布日期:2022-12-10 10:51:54 来源:红网 作者:李杰 编辑:藤井树

  12月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在此前优化措施二十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新十条”。

  “新十条”发布后,各大媒体先后加大力度宣传有关新冠病毒的科普和自主防疫指南。一时之间,发现自己阳性了怎么办?新冠抗原怎么自测?阳性感染者如何居家隔离?高龄老人等敏感人群如何防疫?这些问题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话题,可随之而来的,还有独自面对病毒的恐慌和反感。

  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在未来80%—90%的人都可能会感染。面临着未来感染会大规模爆发的风险,在担心会被感染之余,不少人开始认为“中国防疫输了”,剩下的只能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出于对病毒的恐惧和对防疫政策的不熟悉,群众会产生恐慌是必然的,这也使得人们出现在网上病急乱投医、囤积药物等不理智行为,并且质疑国家放开管控这一步是不是“迈大了”。

  实则不然,纵观我国三年来的防疫政策,始终是“稳”字当先,以人民为出发点。三年来,中国先后印发了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每一次的修订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积极审慎的务实态度,“二十条”“新十条”的发布,更是体现了这个国家稳中求进的治国理政方式。

  在“后疫情时代”,自己是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成了孤岛。国家正在为这一艰难的过渡期陆续出台配套措施。以居家治疗为例,国务院在12月8日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就是对个人应对新冠病毒的指导和保护。病情轻微的感染者自行居家治疗,这不仅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综合考虑,也是为了把最珍贵的医疗资源留给最脆弱的人群。此外,基层医疗机构也成为这一时期全民抗疫的关键一环,时时刻刻准备着对感染者提供帮助。

  不管是动态清零还是逐步放开,中国防疫的唯一原则都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截至目前,中国的新冠死亡人数为5235,而人口少于中国人口1/4的美国,其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万。中国抗疫走过了最艰难的三年,这三年的动态清零政策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而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目前是其毒性相对最低的时刻,这时候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是出于社会民生发展、人民生命安全做出的综合考虑。我们不是“躺平”了,人民也不是“没人管”了,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都在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而努力着。

  防疫进入了新阶段,然而,政策过渡的期间必然会暴露出不足与缺陷,这需要民众“张得开口”及时反馈,媒体“保持眼力”监督引导,政府“加快脚程”科学调整。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零售网点等要做好相应准备,保证治疗药物的充足供给,防止出现药品短缺、药品溢价的情况。基层医疗机构要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及时提供帮助,做好必要的医疗服务保障。同时,政府也要及时监控民情民意以及政策实施效果,做到科学管理,精准施策。而对于个人来说,要做好健康监测,一旦感染不可带病上班、上学,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减少传播风险,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且挨过三冬四夏,暂受些此痛苦,雪尽后再看梅花”。疫情并没有结束,接下来更是需要全体国人凝心聚力、团结一致的关键时刻。中国是一艘超级大船,这艘船承载着14亿人挺过无数次风浪,也必将带领着人民跨过眼前这道坎儿,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