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体检中增加抑郁症筛查”,我们还应做什么?
发布日期:2024-03-09 11:42:14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汪灿 编辑:藤井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提交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抑郁症防治措施的建议》。她建议,在每年学生的体检中增加抑郁症体检项目。这得到很多网友支持。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抑郁症、焦虑症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个公认的现象是,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远离抑郁症的困扰和伤害,已经刻不容缓。

  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大多还是在校学生,经济不独立,正处于身心成长、心智尚未成熟阶段。他们一旦患上抑郁症,“自救”的力量更弱,更需要依赖家庭、学校和社会。另一方面,没有一个孩子会无缘无故抑郁,学业的压力、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家庭关系不睦等,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的主要原因。防治青少年抑郁症,是全社会的责任。

  《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22年底,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高中及高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异常者重点关注。在日常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配备专业教师授课,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换句话说,此次秦和“在学生体检中增加抑郁症筛查项目”的建议并非首次提出,在相关制度中早有安排,但它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来,按照上述《方案》,筛查抑郁症的对象是高中生与大学生,考虑到患者的低龄化趋势,有必要将初中生也纳入筛查范围。这对于越早发现,干预和治疗效果越好的抑郁症来说,尤其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考分流”的背景下,很多初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已经表现出高度的紧张、焦虑情绪,他们的心理世界、精神状态,需要被及早关注。

  二来,一些学校名义上遵照规定,已经在体检中落实抑郁症筛查工作,但筛查的科学性、有效性还有待提升。比如,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学校,筛查沦为“让学生随便填写一张问卷”,或问卷问题设置得随意、潦草,甚至有与考察学生心理状态无关却涉嫌侵犯学生隐私的问题出现。这些都让抑郁症筛查沦为形式主义,不能真正反应学生的心理状态,让筛查工作的作用和意义都打了折扣。这些状况必须改变。

  当然,虽然在体检中筛查是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一环,但努力仍需要进一步前置,功夫更要落实到平时。学校既要落实好设置心理课程、配备心理咨询教师等工作,也要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开展体育运动,保障学生睡眠时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家长要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关心留意,加强有效沟通,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寻求指导和帮助。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少数人对青少年抑郁症还抱有偏见和刻板印象,动辄有“现在的孩子就是太娇气”“抑郁症,不就是矫情么”等论调。这种不顾事实和科学的看法,对于防治青少年抑郁症是不利的,只会增加对抑郁症群体的伤害,需要摒弃。营造友好的社会环境,增强全社会对抑郁症的正确认识,也是帮助青少年走出抑郁症这一幽暗隧道的有力武器。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与心理疾病战斗。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