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戒指掉色”,该给商家和平台点颜色看看了
发布日期:2024-06-15 14:42:29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藤井树

  金戒指竟然会掉色!前不久,为庆祝生日,四川宜宾的范柔柔(化名)在某网购平台精心为自己选购了一款2.5克重售价1285元的金戒指。然而范柔柔戴着金戒指洗完澡时,突然发现戒指周边泛白严重。《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像范柔柔一样网购买到假货的人不在少数。这些假货的商品名称、所属店铺名称上都写着“××品牌正品”“保税店直发”,有些店铺还是平台认证的旗舰店。

  商品写着“官方正品”“假一罚十”,客服保证是“999足金,附发票和鉴定证书”。然而就是如此信誓旦旦的“真金不怕火炼”,最终却上演了“一场洗澡就洗出了本色”。面对诸多“金戒指掉色”现象不少消费者反映:让人更无语的不仅是“掉色的金戒指”,而是“掉色的服务”,拒绝赔偿的情况比比皆是。有消费者求助平台,平台要么让消费者继续与商家协商,要么一直拖着不解决。

  “金戒指掉色”,不过是网售乱象的本色而已。“掉色”的何止是所谓的金戒指?有媒体曾对2005名受访者开展调查,结果显示46.5%的受访者在网购过程中买到过假货。护肤品、彩妆、服装鞋帽、电子产品被指假货较为常见。最气人的是,买到假货维权难,商家平台互推诿,维权是难于上青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有欺诈行为应“退一赔三”,可是在各方推诿扯皮之下,鲜有消费者在买到假货后能够如愿获偿。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掉色的金戒指”“掉色的金项链”“掉色的金手镯”问题多发。

  到底如何给这些不法行为“上点颜色”?网络商品不是法外之地。不管是电商平台还是直播平台,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都是责无旁贷的。作为平台方,不能只是“跟着吃肉喝汤”,还必须承担连带责任。“掉色的金戒指”是不良商家的,而平台是管理者需要约束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此类纠纷处理,必须让平台“心疼肉疼”,要一起处罚。

  “金戒指掉色”还暴露了监督管理的成色。这警示我们的市场管理部门,面对网络销售不可“鞭长莫及”,要想约束线下商品那样约束线上商品。要组建网络商品执法队伍,借助大数据等等现代手段,常态化巡查好电商和平台,不能让网络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集散地。

  此外,重拳痛击不良商家才能让那些不良商家的良心不至于“没有血色”。一个方面是,“假一罚十”“退一赔三”等等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政策规定必须严格落实到位。另一方面,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的必须追究法律责任,而不是不痛不痒的“罚款了之”,否则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继续销售“掉色的金戒指”。

  “金戒指掉色”,不过是网售乱象的本色而已。是时候给不良商家和失去监管的平台一点颜色看看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