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津贴不能被“冷处理”
发布日期:2024-06-15 14:45:41 来源:广西工人报 作者:袁文良 编辑:藤井树

  近期,北京市人社、卫健、疾控、工会等部门将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存在高温作业岗位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电力、机场、园林绿化、景区等露天作业人员相对集中以及环卫工、网约配送员、快递员、保安、导游、民生设施保障等岗位人群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用人单位未依法发放高温津贴待遇的,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依法严肃查处。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和部门对高温津贴实行了“冷处理”,未及时足额地发放高温津贴,甚至有些单位以“2斤白糖、几包茶叶、几瓶矿泉水、几个西瓜”代替高温补贴,让高温关怀大打折扣。

  要想让高温津贴真正落地,各地不妨借鉴北京市的做法,由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加大对用人单位高温作业、高温天气采取劳动保护措施的监督管理力度,将高温补贴的发放置于有效的监管之下,全力推行高温津贴的发放到位。对那些不按时发放、不按标准发放甚至根本不发放高温津贴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像查处克扣农民工工资那样给予严肃查处,顶格究责,从而使用人单位不敢将高温津贴“冷处理”。同时要聚焦露天作业人员相对集中的单位与行业,采取多种形式把“高温津贴”的政策宣传到用工一线,让务工人员明确自己的合法权利,并且敢于依法维权,以确保每个务工人员都能切身感受到高温津贴的“清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