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演出购票入场“实名制”需配套机制及时跟进
发布日期:2023-09-18 16:18:10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庆贵 编辑:藤井树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 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观众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通知主要看点是,在门票销售方面,要求提高大型演出活动门票销售比例,演出举办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对其余15%的门票,应当在演出前24小时进行个人信息绑定,做到“实名绑定、实名入场”。消息甫出,赞声一片。

  应当说,对大型演出实行购票入场“实名制”势在必行。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23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显示,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延续上行趋势,供需旺盛市场活跃,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9.33万场,同比增长400.86%;演出票房收入167.93亿元,同比增长673.49%;观众人数6223.6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0倍。暑期进一步推动演唱会市场活跃度上升,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无论是观众观演需求,还是积压演出项目都得到集中释放。政府对文化演出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主体活跃度持续提高,均为演唱会市场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支撑。

  然而,伴随演出市场全面复苏火爆,一些演出活动炒票倒票“黄牛”卷土重来变本加厉,某艺人演唱会门票更是由2000元炒至10万元天价。由此可见,“实名制”不是该不该来,而是姗姗来迟。“实名制”也回应了民意关切和观众诉求,有媒体发起网络投票结果显示,普通观众绝大部分赞成“实名制”。

  不过,既往经验教训昭示人们,“实名制”固然令人喜大普奔,但要真正使其顺利落地并带来预期效果,还需将《通知》明确的相关配套机制细化到位并及时跟进落实。

  首先,退票机制需事先到位。“实名制”意味演出票在二级市场无法交易,势必导致消费者手里门票失去转让渠道,一旦持票人因故无法出席演唱会,只能独自承受损失。为此,《通知》明确要求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设定合理梯次退票收费标准,保障购票人正当退票权利十分必要。当然,事先建立细化可操作退票机制更加重要。

  其次,维权机制需防范在先。“实名制”虽然排解了“黄牛”囤积大量门票“老问题”,但也带来了消费者隐私保护等“新风险”。“实名制”后,“代选”“代拍”势必应运而生快速兴起。在某购物平台上,原价580-2013元门票,“代拍”价普遍在4000元以上,抢票成功率达80%以上者则达上万。“代抢”不但并非万能,而且风险多多。一方面,价高者未必能得票;再一方面,相比金钱损失,个人身份信息泄露更加后患无穷。由是,《通知》强调进一步完善隐私保护与消费者退票权益不可或缺。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销售平台等主体,理应承担主体责任,完善操作机制,提前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防范未经授权访问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等“于未然”。

  再者,监管机制需实时跟进。“一打纲领比不上一个实际行动”,《通知》规定的举措再好,执行到位才是真好。相关部门理应守土有责不辱使命,加力对大型演出活动实地督查,除了严禁擅自变更演员及演出内容等违法违规行为,尤须有的放矢强化对演出票务销售平台监管,对网上网下倒票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露头便打。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