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11日报道称,中国希望建立一个更加均衡的医疗体系,现在,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使人们获得医疗资源和服务的方式多样化,而私立医院也将迎来巨大的机会。报道编译如下:
中国2009年实施的上一轮医疗改革,目标是到今年实现全民医保并向所有人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新冠病毒的流行吸引了在线医疗服务供应商来填补上一轮改革留下的一些空白——预计中国在未来10年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时也会需要这些服务和提供者。
预计第五代互联网技术将使人们获得医疗资源和服务的方式多样化。第五代互联网技术、在医疗诊断中使用人工智能、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再加上远程医疗,将有助于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医生短缺、初级医疗服务不发达以及过度依赖大型公立医院等。
这也给中国的私营部门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到203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16万亿元。
北京表示,它希望建立一个更加均衡的医疗体系,由私营部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分担公共部门的负担。
3月5日,中国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目标是到2030年使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相对成熟。这一体系将建立在一个更发达的医疗保险行业、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定价机制、更多地使用大数据以及新的互联网和医疗服务之上。美国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驻香港的并购合伙人古风仪说,这份文件提供了清晰的改革路线图。古风仪说:“(它)强调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作为法定或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
数字化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因为它将推动家庭医学的实施,让全科医生发挥守门人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加快了中国在线医疗平台的发展。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说,一些私人数字医疗服务提供商提供自我诊断、科普和疑似病例评估等服务。大企业也被吸引到这一行业。
但是,莱顿大学医疗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尼克·古尔德蒙德说,这样的平台无法独自解决中国的医疗问题。他建议,中国需要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医疗保健生态系统,能够在坚实的政策和监管框架以及健全的融资体系基础上提供医疗服务。他说,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平衡私营和公共服务部门。
中国有三级医疗体系,基层医疗设施有望提供负担得起的首诊,而二级和三级医疗设施则提供专科转诊服务。但是,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就诊的医院。因此,患者更愿意去资源较好的大型医院就诊。
这种对大医院的过度依赖本身就是一个更广泛问题的症状。总部设在北京的医疗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商推想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宽说:“真正的挑战在于,与中国拥有的14亿人口相比,医生数量还不够进行早期疾病干预。”
他说:“在这个领域,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尤其是人工智能,它可以缓解这种短缺。在接下来的5至10年,这将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加强初期医疗保健设施的能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最艰难的改革将涉及对中国公立医院的看法。启明创投公司的主管合伙人梁颖宇说,中国并不缺少私立医院或诊所,“但私立医院缺乏声望的积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病人会涌向著名的公立医院”。
根据现有的最新数据,中国2018年有20977家私立医院,而公立医院为12032家。其中,1442家大型公立医院在中国消费者和患者中享有卓越地位。
梁颖宇说:“积累声望至少需要10年时间。人们对中国到2030年所能实现目标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