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转型进行时
发布日期:2013-08-26 11:24:5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桂焱炜 编辑:

  底蕴深厚 文化立市

  日前在北京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暨第三届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精品展览会上,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李廷怀的汝瓷作品《荷初》获中国陶瓷作品“大地奖”金奖。

  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精品展览会和中国陶瓷作品“大地奖”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协办,每年举办一次,被业界誉为中国陶瓷界最高水平的陶瓷盛会和最高水准的奖项。

  汝州将汝瓷、汝帖、曲剧等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支柱产业,加大扶持发展力度,为汝瓷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中国曲剧艺术节等重要文化活动。目前,汝州拥有汝瓷开发公司、汝瓷研究所50余家,年产汝瓷200余万件,产值2亿元,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汝瓷的快速发展,是汝州文化立市、打造文化名市的一个缩影。

  汝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它是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是梁姓、周姓、汝姓等20多个姓氏发源地;出土于汝州,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全国64件不可出国(境)展出文物之一,鹳鱼石斧图是中国迄今发现最大、最早、最完整的一幅陶画;汝瓷、汝石、汝帖、曲剧并称“汝州四宝”,发源于汝州的曲剧是河南三大剧种之一,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挖掘特色 旅游兴市

  汝州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风穴寺、张公巷瓷窑遗址、法行寺塔、汝州学宫等名胜古迹和道教圣地崆峒山、南国风光紫云山、汝州国家森林公园、“中原一绝”全长2000多米大怪坡群等风景名胜。

  汝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旅游景点单体达到852个,其中优良级252个,省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个。主要风景名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风穴寺,既有北方寺院的独特风格,又富有南方园林特点,其中唐塔、宋钟、金殿被列为三大国宝,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称。

  “万古神汤”温泉,水温57—75摄氏度,富含54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十帝三后”及苏东坡、欧阳修等文人雅士争相来此沐浴游览,留下许多佳话,为理想的疗养、保健胜地。

  温泉地热文化资源正在有序开发中。刘国正介绍,汝州正在积极推进实施“北景、南区、东城、西村”四大工程。其中西村工程是汝州发展中的亮点,在汝州西部,全市正在打造以温泉镇为中心,围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温泉国际旅游休闲度假村,形成西部三产辐射带动区。总投资26亿元的温泉国际度假胜地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引进博易集团总投资数十亿元建设的海峡两岸汝州温泉观光医疗产业园区等一批温泉文化开发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汝州市旅游文化特色园被省发改委批准为全省30个服务园区之一。温泉镇被确定为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

  汝州市长万英介绍,汝州还将整合旅游资源,实施《大怪坡群—风穴寺景区重点区域详细规划》,加快建设风穴寺、九峰山、蒋姑山等5A级景区,规划龙凤山、紫云山、大红寨等3A、4A级景区。做强做优“汉唐皇家温泉”文章,加快温泉国际度假城、观光医疗主题园区、广成苑等项目建设,创建品牌旅游园区。

  区位优势 产业强市

  汝州区位优势独特,位于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南阳五市交叉辐射地带,是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漯平洛经济隆起带重要支撑点。焦柳铁路、周口地方铁路纵贯南北,与陇海线、京广线连通;207国道与省道常付线、侯饭线、庙洪线在境内交织;宁洛高速、二广高速与焦汝桐高速在市区连接,并与京珠、连霍高速毗连。

  自古就被称为“商贾云集之地”,随着经济发展,汝州市的商贸服务行业更加繁荣。这里有投资2.6亿元建成的天瑞中州国际饭店,投资2亿元建成的金鼎时代广场,投资1.2亿元建成的汝东建材市场,投资20多亿元建成或正在建设的18个现代化小区;金博大、丹尼斯、德克士等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也纷纷落户汝州。

  依托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汝州市强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汝州市汝南产业集聚区位于市区南部北汝河南岸,培育形成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冶金、建材五大优势产业。这里是河南省最大的水泥、玉米淀粉、饼干生产基地,河南省重要的煤炭、电力生产基地,中国重要的高速铁路无砟轨枕、轨道板生产基地,中国最大、世界第三的L—色氨酸生产基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铁路重载高速机车合金钢配件和火车轮生产基地。产业集聚区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乡镇企业示范区、河南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河南省180家产业集聚区之一、河南省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集聚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