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纪委紧盯“老虎”的同时,地方纪委也在“抓苍蝇”。在十八大闭幕后的第7天,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的一段不雅视频出现在一位记者的微博上。第二天,重庆市纪委介入调查,确认视频中男性确为雷政富;第四天,雷政富被免职。从举报到免职用了63小时。有网友称之为“微博秒杀”。因不雅视频案,重庆市共有21位官员受到处理,其中6位为厅级官员。
在地方反腐中表现抢眼的另一个地方是广东省。在十八大召开后的一个半月内,广东省有3名厅级官员落马。一份来自广东省纪检系统的数据显示,从十八大到6月20日,广东省纪检系统共立案4423件,涉及4613人,同比增长近30%.其中地厅级官员29人,县处级官员242人。
一份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17416件23939人,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6%和2%.其中县处级干部250名,厅级干部87人,省部级干部两人。由于部分案件尚没有从纪委移交司法系统,十八大后落马官员数量的增长,还没有充分体现在这一组数据中。
网络举报深度参与
十八大后中国反腐形势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网络的深度参与,且与实名举报结合了起来。
《中国新闻周刊》搜集了88个十八大以后被调查的官员样本,其中包括省部级和地厅级官员。搜集的信息包括这些官员落马前的职位、何时落马、因何落马、线索来源、从线索出现到被调查的时间、从开始调查到信息公开的时间。
通过研究以上数据发现,在这88个被调查的官员中,公开消息显示线索明显来源于举报的共有20起。由于举报的隐蔽性以及新闻报道的有限性,实际上线索来自于举报的比例要高很多。
在这20起线索来自于举报的案件中,网络举报占了18起,占比90%.另两起则不能确认举报方式。在这18起网络举报中,省部级官员4起,厅级干部14起,分别占比33%和18%,两者加起来占比20%强。也就是说,在5个落马的厅级以上官员中,就有1个是通过网络举报成功的。
网络举报的案件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要么是涉案官员滥用权力,要么是有作风问题,要么是其身份让大家感兴趣,这些特征都有助于在网络上吸引很多人的注意,从而聚拢民意。比如太原公安局长李亚力之子醉酒打人,大家比较关注的点有两个:一是当事人父亲公安局长的身份,二是权力滥用,这两者结合起来,大家就会出于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滥权者的憎恨,而对案件给予高度关注。
刘铁男案之所以引发关注,一方面是因其位高权重,对公众有种神秘感,另一方面则是其发生在公众比较敏感的能源领域。此外,就是举报者的身份。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很容易激发公众的想象力。
情妇的举报则把公众的仇官情结与偷窥欲望结合起来,容易在短时间内吸引人的注意力。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选取的分析案例中,出自情妇的网上举报的案件,人气居高不下。
在这些与情妇有关的案例中,纪检部门介入的速度也明显加快:雷政富案第二天介入,同一天证实,第四天免职;单增德案第二天调查,第三天证实,几天后免职;范悦案3天后免职。这种超越常规的处理速度,一方面与纪检机关对短期内聚拢民意的顾虑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情妇掌握了更可靠的证据。
与情妇举报相比,媒体人举报因为自己非当事人,许多案情是听人转述,加上容易流于主观判断,因而在证据方面存在天然的缺陷,这些需要调查来弥补。
在上述18起网络举报中,有13起是实名举报。在纪检调查越来越向实名举报倾斜的背景下,实名越来越成为网上举报的一个共识。一位研究者整理了从2012年初到2013年8月的28起实名举报,他发现,除了6起正在调查的案件外,另外22起案件的回应率达到86.3%,只有3起没有回应。在19起得到回应的案件中,12位被举报人被免职。
这位研究者还发现,在28位举报人的身份中,有8名商人,6名媒体人,两者加起来占了一半。这说明,在实名举报者的动机中,最重要的动机有两个:一是商业利益,二是公益。
大量的举报人采用实名,一方面说明举报人的取证意识与能力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反腐生态发生了变化,以至于改变了举报者的预期。在实名与匿名之间,举报者的风险考量也在发生变化,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两个因素:一是网络的出现,二是纪检机关对于反腐的态度。
网络给反腐生态带来的一个变化是:以前少为外界知晓的反腐案件,现在很难再暗渡陈仓,一个证据确凿的举报在网上公布后,汹涌的民意会不断挤压纪检部门的回旋空间,对其形成压力。另外,实名举报还会把被举报人置于一种受监督的境地,使其起报复之意时有所顾忌。如此一来,实名举报人就拥有了两个对自己有利的因素:一是纪检机关立案的可能性增加;二是被举报人也不敢肆意妄为。这都会大大改变其对举报风险的预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