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与传承中让非遗文化向新而生
发布日期:2023-11-21 16:45:25 来源:红网 作者:李佳芮 编辑:藤井树

  11月10日晚,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开幕。本届大展以“一辈子·一件事”为主题,设有非遗美食品鉴展、金属工艺作品展、刺绣类作品展、草柳藤编织类作品展、雕刻类作品展5大展区,来自全国各地150余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展销350余位非遗传承人带来的1200余件(套)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目前,我国已有42个“非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数量位居世界第一。这让全世界都充分看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身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当自觉传承文化“基因”,做好非遗文化弘扬、守护、宣传工作,让非遗文化向新而生,焕发出新时代的绚丽光彩。

  在中华大地上,56个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和交流交往中,孕育了丰厚的文化,汇聚成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和向前发展的精神力量。在这条长河中,蕴藏着无数博大精深、灿若星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音韵悠长的古琴艺术、婉丽妩媚的昆曲浓翠莹润的龙泉青瓷、栩栩如生的剪纸……它们将炎黄血脉凝结融合并传承至今,以文化同源同根,构筑起各族人民共同精神家园。

  时间沉淀了韵味,光阴打磨出光芒,非遗的魅力不言自明,非遗文化越古老越有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在数字技术的磨洗中越发闪亮。“数字敦煌”利用虚拟技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为游客与莫高窟营造一场“弹指一挥间”的美丽邂逅;《端午奇妙夜》采用网综+漫画+追剧+水下舞+皮影等形式,给所有观众奉献了一场饕餮盛宴,直接“破圈”“霸屏”。

  各地要要大力宣传推广“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文化,积极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让博物馆、展览馆、文物遗址里的非遗项目动起来、亮起来、活起来,全力打造非遗体验的新场景,游客通过展厅里的触控屏、手机扫码、VR穿戴设备便能享受沉浸式探索之旅,化身为电子小人参观文物古迹、与古人对话、参加民俗活动、观摩手工制作……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文化,让非遗“活”又火。

  “非遗”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因其具有手手相传、不可断代的特有属性,显得尤其珍贵。这些珍贵的技艺决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吸引群众参与,才能有更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党员干部要带头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乡村”等活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结合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给民众全面详细讲解“什么是非遗,如何保护非遗”,提升人民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意识,突出非遗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广大人民群众从非遗中汲取充足的养分,让“非遗”文化历久弥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