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设“正教授就餐区”:公平不是“平均主义”
发布日期:2024-04-20 13:24:01 来源:红网 作者:吴昆成 编辑:藤井树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餐厅内特设的“正教授就餐区”成为了网络热议的话题。有些人认为这是对高级人才的合理优待,能够有效提升教授们的工作动力和职业满意度,同时也有助于学术氛围的营造;而另一些人则担忧,这样的特殊待遇可能加剧资源分配的不公,认为“区别对待,容易搞特殊化,本身是一种打破公平”。

  “吃饭也要三六九等”,初听之下似乎不合理。但是加上主语,加上原因,加上具体实施的细节,一切就合理起来了。给予特定人群一定的优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诺贝尔奖得主可以享受免费停车的特权,这被视为对他们杰出贡献的一种认可与激励,许多人就调侃:“这或许是伯克利辈出诺奖得主的主要原因。”

  再进一步思考,生活中其实不乏类似的“差别待遇”:教职工与学生有各自的用餐区域,求职市场上“985”“211”毕业生更受青睐,城市引进人才时也会根据学历和专业背景提供不同的待遇。这些现象都表明,平均主义并不现实,也未必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19世纪经济学家亨利·乔治曾指出,理想的社会状态应该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取相应的报酬。其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分析未必完全正确,但也可以反映一定的道理。马克思则说得更为全面一些,他在《巴黎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部分曾批判“粗陋的共产主义”,直指其核心要义是“嫉妒心和平均主义”。

  如果不按社会贡献来安排人的地位,那么三六九等的区别是不公平的,会出现“无功受禄”的现象。但人的社会贡献有三六九等之分,你贡献了多少,自然也有权利获得多少社会的回报。如果不加区别地施予同一待遇,让大家一起吃“大锅饭”,那也是对贡献多的人的一种不公平。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能力或贡献要与头衔相匹配。正教授应该发挥出与其职称相符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而不是空有其名、尸位素餐;教师的贡献要对得起教师的身份,因此可以区分教工食堂和学生食堂;“985”“211”的学生能力要对得起学校带来的牌子效应,能者居上,其他人也不会说什么。反之,如果能力没有与学校头衔相匹配,那么必然会衍生出不公平的学历歧视。

  有些人可能会问:副教授、讲师等难道就不是人才了吗?他们之间的自由交流难道不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吗?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给予正教授特殊待遇并不是要排斥其他人才,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激励更多人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马克思对于“平均主义”有着深刻的辩证思考。他并不认为“平均”之于共产主义社会仅有消极意义。他认为:一方面把历史发展和人类发展从高阶拉向低阶的“平均主义”确实是一种倒退;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历史发展和人类发展朝向更高阶进展的“平均”则是必需的和积极的。

  总结来说,在实现人类更高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平均”可以是积极的、必需的。但如果仅从生活资料的分配角度来强调平均化,则是他所反对的。

  仅看到“正教授就餐区”的区别,就要求整个社会的待遇完全平均化,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强求每个人都享有与“正教授”同等的待遇,不仅现实条件无法满足,而且也不符合社会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实际上,给予正教授“区别待遇”的这种“不平均主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更多的人努力提升自己,朝着正教授的方向迈进,从而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社会中的个体都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且按照贡献合理分配资源。那么随时间推移和经济发展,会有更多人也会享受到当今教授的待遇,到时候副教授、讲师、博士后也会有自己的专属就餐区;会有更多的人能够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回顾改革开放几十年,正是这种差异化和激励机制推动了社会快速发展,让现在的普通人享受到从前普通人不敢想象的生活,这也是积极的“平均目标”。

  如果这一点点的“不平均”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平均”,让那么为优秀的人才提供一些“特权”,又有何不可呢?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