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大梁 走在前丨大口岸、大策源、大链接——上海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5-28 10:05:4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社记者 编辑:刘志斌

  新华社上海5月27日电

  题:大口岸、大策源、大链接——上海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王永前、周蕊

  一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36.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上海已连续三个季度GDP突破万亿大关。

  今年以来,上海经济运行平稳开局,呈现持续恢复、回升向好态势,主要指标明显改善,新动能持续成长,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对中国经济的引领作用,不仅在于“吨位”,更在于“站位”。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奋勇当先,聚焦大口岸、大策源、大链接,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口岸:商品流跑起来,万亿之上再攀登

  4月22日,满载空调、叉车等55个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上海号”第100趟列车从上海铁路闵行站驶出;1月,一批特斯拉电动汽车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南港码头离港,首次出口泰国……

  上海“蝉联”全球最大的贸易口岸城市多年。1月到4月,上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932.12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出口5586.46亿元,增长16.3%;进口8345.66亿元,增长11.6%。

  外贸成绩“飘红”,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等“出口金名片”更闪亮。前4个月,上海出口机电产品3898.7亿元,同比增长21%,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9.8%。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53.5%、274%、92.2%。

  “在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5月22日,力拓集团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签订了2024年到2028年长期参展合作备忘录,成为首家签约未来5年进口博览会的世界500强企业。第六届进博会筹备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截至目前,企业商业展签约参展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

  6天的进口博览会,365天的“展品变商品”。静安寺商圈内,欧莱雅PRO全球首店里,第四届进博会上亚洲首展的节水洗护发神器正式“上岗”,这一“黑科技”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商业落地;盒马门店里,第五届进博会上的“明星展品”俄罗斯斯味特拉冰淇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已走上货架……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介绍,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放大,2018年以来,上海累计认定60家“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引入展品近27万种(件),累计进口商品额超3230亿元。

  大策源:要素流活起来,新赛道育新动能

  日均新增294家科技企业,占新增企业数近三成——上海是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一季度,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3992.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5%,比重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

  打破要素藩篱,上海乘开放之势,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创新驱动发展。外资大企业也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仅在上海浦东新区,就有65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

  “通过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的技术平台和研发支持,我们用了一年多就建立完整的本土供应链体系,产品预计年内落地上海、江苏、陕西等地的医院。”奥瑞得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立说。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介绍,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已与150多家生态伙伴建立合作关系,赋能初创企业40余家,目前有超过30个合作项目正在进行中。

  上海市副市长华源介绍,今年4月出台的《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明确,鼓励外资设立开放式创新平台,推动设立外资研发机构协同创新项目等。

  一季度,上海新设企业10.3万户,同比增长30.4%,其中,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新设企业数同比分别增长33.6%和24.6%。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介绍,上海正在发力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赛道,前瞻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智能等五大未来产业。到2025年,上海一系列新赛道的产业规模有望突破4.5万亿元。

  大链接:资金流转起来,营商环境筑高地

  开放是上海最鲜明的品格之一。上海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大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着力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4月9日,特斯拉宣布加码投资,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布局“未来赛道”。

  外资企业以实际行动投下对上海经济发展的“信心票”,上海仍然是全球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之一。

  张国华介绍,一季度,上海实际使用外资78亿美元,同比增长28.1%;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6家、外资研发中心7家,累计分别达到907家、538家。今年以来,上海市商务委与100多批跨国公司企业高层代表进行交流,完善重点外资项目专班和专员服务机制,加速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

  上海不仅是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的“快速道”,也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桥头堡”。优质营商环境吸引外商纷至沓来,同样也帮助中国企业“出海”更顺畅。

  5月25日,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为7家新认定的内资(民营)企业总部集体授牌。“老家”在长三角,面向海外的第二总部在虹桥,成为不少长三角企业的新选择。

  “老家”在江苏的神马集团相关负责人吴晶介绍,商务区协调多方,为企业海外投资项目“保驾护航”,“这里的营商环境为我们‘二次腾飞’插上了翅膀,虹桥是企业面向世界、实现外向型发展的‘最优选’”。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鲍炳章介绍,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核心承载区,商务区经济韧性强。1月到4月,累计引进重点项目146个,累计意向投资额853亿元,商务区税收收入同比增长42.8%。年内商务区将组织10余场国内外“走出去”招商活动,成为长三角企业联通世界的“彩虹桥”。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兔年开工首日,上海召开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连续第六年为优化营商环境“划重点”。从1.0版到6.0版,上海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把企业“痛点”变成营商环境优化的“发力点”。上海还明确将持续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上海正在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立潮头,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