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发于网易财经智库,整理自黄奇帆2023年4月19日在“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上的发言,未经本人审定。
1、近几百年间,海洋经济一支独大,原本横亘在欧亚大陆间、以骆驼和马队为载体、延绵几千年的陆路贸易通道日渐被海上运输方式所替代,欧亚间的陆路交流基本停顿。然而,自“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提出以来,这种格局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将形成海洋贸易与陆路贸易、海权经济与陆权经济、海港城市与陆港城市比翼齐飞的现代化新路径新版图。
2、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为此,部署了五个方面的任务:一是以推动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贯通内外循环;二是以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为重点建设贸易强国;三是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全域全方位对外开放;四是实施“自贸港+自贸试验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战略;五是以“人民币国际化+高质量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
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我们等不得也急不得,必须脚踏实地,行稳致远。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布置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借这个机会,我想就报告中涉及的有关内容与线上线下的国际友人和各位来宾做个分享,供大家参考。
01
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高水平?我的理解,核心是要处理好两类问题,分别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有与民营的关系,进而放大中国作为超大规模单一市场的优势和红利。
首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认为,着重体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两句话:“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要通过这些市场基础制度的完善,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进而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守夜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要体现在维护市场、弥补市场、发展市场方面有所作为,以有为政府促进形成高效市场。
其次,处理好国有与民营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非公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被概括为“56789”。近些年来,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在60%左右,这个比重能不能再往上升呢?这里面有一个认识问题。任何经济体的增加值按照活动主体可以分为政府行为产生的增加值和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增加值。而市场主体中,又可分为公有制主体和非公主体。一般情况下,政府的税收占GDP的比重大致在20%左右,这些税收经过政府支出后在当期大致形成了占GDP总量15%左右的增加值,那么市场主体的活动产生的增加值大约在85%左右。
具体到中国经济,目前非公主体产生的GDP大致占60%。而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意味着公有制企业产生的增加值也要在GDP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大致在25%左右。这样大致形成了政府、公有主体、非公企业三类经济主体的经济贡献分占15:25:60的格局。对于社会整体来说,“56789”不仅描述了非公经济的贡献,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结构特征的准确刻画;“15:25:60”不仅是合理的,也是稳定的。这样,政府和公有制企业的经济贡献加起来占40%,可以起到有效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非公有制企业经济贡献占60%则有利于保持经济活力、涵养就业、促进创新等。
02
坚持实体经济为重心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制造业是工业的躯干、经济的基础、民生的保障,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判断:
一是国家在经济发展进入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制造业占比会逐步下降,但不宜下降得过快过早,至少应该等到整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后,再逐步下降。
二是相对于中国的国情而言,制造业占比不能低于25%,再加上采矿业、电热气水和建筑业,整个第二产业在2035年前应该保持在35%以上。
三是与制造业关联的研发开发、品牌设计、供应链物流、产业链金融、检验检测以及售后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要由现在的20%-30%逐步提升到50%-60%。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如能使研发投入超过制造业产值的3%-4%、“0到1”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20%以上、制造业独角兽企业占资本市场市值的30%以上,将是制造强国的标志现象。
当这几方面条件都已经满足后,与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实体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65%左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03
立足我国国情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但中国有个基本国情,就是胡焕庸线。根据胡焕庸(1935)的研究,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这一条线将中国版图在人口地理上大致分为两部分,西北部是“大漠长河孤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人口却只占总人口的4%;而另一头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的96%的人口。胡焕庸线所刻画的中国这种人口地理特征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其根本原因源自中国独特的地形和气候特征。这种地形和气候上的分野决定了人口地理的分布格局,也影响着经济发展的绩效。我们应在尊重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更多通过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手段来破解胡焕庸线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
2021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5.1亿人,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8.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7.3%)。而这5.1亿人的绝大多数在胡焕庸线的东南侧,这里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可抓住两个重点:
一是将农业这个第一产业打造成“第六产业”。所谓第六产业,就是按“1+2+3”的思路,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赋能第一产业,形成从“田园”到“餐桌”的高水平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与美国不同。美国地广人稀,是规模化大农场大资本下的大农业。中国突出的人地矛盾决定了我们没有条件搞成美国式的大农场主农业,当然不排除通过进一步的制度创新搞适度规模经营。但不管怎样,继续困守在农业领域、就农业谈农业是没有出路的。出路在于要发展农业深加工业、涉农服务业。
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以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来改造农业的物质技术条件。一些地方已将发展“一村一品”等特色农业与冷链物流、直播电商结合起来,探索出了根在农业农村、触角延至全国各地的成功模式。这就是以工业的思维、互联网的思维在经营农业。
二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中国农民目前97%的年收入来自劳动收入,几乎没有财产性收入。2019年8月,新的《土地管理法》获得通过并颁布,从法律上明确了过去限制转让、出租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将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以出租、出让并可以转让、赠予、抵押使用权,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权同价。2020年3月,中办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整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并且还要“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这些法律、政策的基本逻辑是通过盘活农村“三块地”,实现土地资源依法有序流转,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农民和农村因“三块地”带来的财产性收入会逐步增加,城乡差距也会因此得到较大改善。
04
坚持全球视野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在于激活城市群、都市圈得以发展的动力源。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那些交通便利、气候湿润、适宜贸易的地方往往率先形成城市和城市群,从而奠定了经济版图的基本轮廓。而中国三分之二的边界是陆域,三分之一是海域。一千年前由于有陆上丝绸之路的联通,中国的中西部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兴起了不少“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枢纽城市有洛阳、长安、撒马尔罕、巴格达、大马士革、君士坦丁堡、雅典和罗马城。但是自从15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海洋文明开始兴起,海洋运输也在全球运输版图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也因此形成了基于海洋运输体系的全球分工格局和经贸秩序。也正是在这近几百年间,海洋经济一支独大,原本横亘在欧亚大陆间、以骆驼和马队为载体、延绵几千年的陆路贸易通道日渐被海上运输方式所替代,欧亚间的陆路交流基本停顿。一些曾经繁华的大都市也逐渐淹没于历史的尘烟中。
然而,自“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提出以来,这种格局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特别是中欧班列的开通和运行将几乎中断的欧亚大陆桥变成了沿线国家间的陆上丝绸之路。中欧班列在海运体系之外形成了一条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运输新通道,是国际运输服务体系的重大创新,有力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了国际陆运规则的加速完善。
如果说过去300年的现代化是海洋贸易、海权经济、海港城市一支独大的现代化,那么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将形成海洋贸易与陆路贸易、海权经济与陆权经济、海港城市与陆港城市比翼齐飞的现代化新路径新版图。如果说过去哪个城市沿海、拥有港口,哪个城市就是开放前沿,拥有巨大的开放优势;内陆地区的货物要出口到欧洲,需要先运到沿海的港口再走海运。现在,跨国班列的开行让沿线内地城市一下子顶到了开放前沿——货物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出口手续,一下子就拥有了可以联通世界的陆港这一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一些重要枢纽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郑州等地将因陆港的物流汇聚功能带来更多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而带动加工贸易、先进制造、保险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兴起和集聚,上下游产业链跟进落户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随着产业的兴旺和人口的集聚,城市经济加快繁荣,形成了新的陆港城市。
目前,在中国与世界每年6万多亿美元的货物进出口贸易中,有近4万亿美元是与东盟、欧盟、中东地区、日韩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的,目前这些贸易的运输方式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行之前,除了空运,100%都是海运。今后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近2万亿美元的货物完全有可能由陆路运输来实现。从这个角度看,未来基于上述运输和贸易新版图,中西部地区将建成如成渝双城经济圈、西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甚至昆明城市群,中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新的动力源,中西部的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也就自然形成了。中国的城市群都市圈将呈现由海港城市和陆港城市共同驱动形成的新格局。
05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增强内外双循环联动效应
党的二十大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为此,部署了五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以推动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贯通内外循环。要让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成为全球要素资源强大引力场,需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内循环与外循环有效贯通起来。一方面要以内外贸一体化为重点,推进内外贸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实现同线同标同质。支持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促进内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围绕我国对外开放长期存在的短板领域如金融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和数字经济等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同时要在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特别是在政府行为法治化方面迈出新步伐,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
二是以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为重点建设贸易强国。中国已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要成为贸易强国必须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上发力。近年来,我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服务贸易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位。但对比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高附加值的行业结构,对比我国40年来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我国服务贸易存在逆差规模大、结构效益不高等问题,巨量的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发展理应具有的带动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服务贸易占全部贸易额的比重将会逐步提升,服务贸易中数字贸易的比重也会逐步提升,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将与货物贸易一道共同支撑中国贸易强国建设。
三是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全域全方位对外开放。要加快形成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依托、沿线主要枢纽为支撑、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的国际经贸合作大通道。特别是要考虑通过优化调整跨国班列的运力布局,为带动全域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比如,除了北上(东中两通道)、西出(西通道)两大战略方向外,还有南向大通道。其中一个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另一个是以中老、中越、中缅三大通道为依托、面向中南半岛的南向通道。这些通道在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链接在一起的同时,也将带动相关区域的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除此之外,各地还可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条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等特色合作,提高开放层次和水平。
四是实施“自贸港+自贸试验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战略。近年来,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正酝酿超越WTO的高标准经贸规则。同时,中国参与的RCEP已顺利签署,中欧CAI完成谈判,已正式申请加入CPTPP和DEPA。这就要求自贸港、自贸试验区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标准和更实的举措开展创新探索和压力测试,重点围绕高水平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形成突破,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中国参与国际经贸新规则谈判和全球经济治理探索新经验,形成新示范。
五是以“人民币国际化+高质量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根据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2022年1月进一步提升至3.2%,创历史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预计未来15年,随着中国跨境贸易、大宗物资进口、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逐步推行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国际化将取得重大进展。
以上这五个方面,是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支撑,是我们迈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战略选择。
作者简介:
黄奇帆,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