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定增计划。11月28日,大连电瓷公告披露终止募资不超过2亿元定增事项。此前,罗牛山和传艺科技也分别叫停了募资不超过17.96亿元和不超过30亿元的定增事项。
谈及定增未能实施的原因,不少公司均提到了监管政策的影响。
可以看到,继8月底证监会对再融资作出监管安排之后,11月8日,沪深交易所出台优化再融资的具体措施,设定了五条“红线”:一是严格限制破发、破净情形上市公司再融资。二是从严把控连续亏损企业融资间隔期。三是限制财务性投资金额较高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四是从严把关前次募资使用。五是严格把关再融资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主业的相关要求。
笔者认为,当前从严从紧监管再融资,在优化资金配置,引导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经营状况良好的优质上市公司的同时,也倒逼上市公司打破对融资的盲目依赖,专注练好内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倒逼上市公司更加重视自身的财务健康,优化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全面合理部署规划资金流向,把钱用在“刀刃”上。尤其是前次募集的大额资金仍“趴在账上”的上市公司,更要注重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用好用足募集资金。
其次,倒逼上市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做优做强,积极挖掘内生式增长的潜力,避免盲目扩张和多元化发展。特别是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应避免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和建设。
最后,倒逼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通过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打造良好的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等,来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以及通过回购、分红等方式积极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总之,打铁还靠自身硬。上市公司唯有练好内功,才能从容应对再融资环境的变化,真正实现“进退自如”,确保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