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是一种生意吗?
发布日期:2025-04-13 16:06:44 来源:“城市圈”微信公众号 作者: 编辑:李干杰

本文首发“城市圈”微信公众号,敬请读者关注!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的警世名言依旧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管不住“下半身”,在体制内可谓是一大禁忌。2024年7月,曾因一句“怕你忍不住”惊呆网友的“佩奇事件”男女主角,终于迎来了命运大结局——毛奇被判刑10年半,李佩霞3年。

  2025年4月8日,江西省新余市万年县委原书记毛奇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而5个月前,2024年11月14日,万年县上坊乡党委原书记李佩霞以受贿罪获刑三年,并处罚金二十万。

  “佩奇事件”肇始时,毛奇曾被通报“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彼时,一部视频在网络上流出,内容是江西万年县委书记毛奇与女下属玩“特殊游戏”。视频中,许多女下属一同在地上滚,形成人体输送带,毛奇则是躺在这些女下属身上,由她们带着自己向前。该场景非常特殊,就像行李在输送带上移动一般。

  “毛奇滚”游戏(视频已不可见)

  网友揶揄称,权力要大到或者毫无约束到什么程度,才能开发出这种叫“毛奇滚”的游戏?

  近年,官场桃色丑闻亦是层出不穷。比如,还是江西,2023年时赣州市安远县委原副书记、县政府原县长李秋平,竟然连中直机关下来挂职的女干部都敢下手,真可谓“色胆包天”。

  就像“佩奇”这类公职人员涉嫌“权色交易”的,背后必然会走向贪污腐败的深渊。

  事实上,县级“一把手”的权力的确很大,就像陈行甲在一次访谈中谈到,当他在湖北巴东担任县委书记时,曾有另一名书记和他开玩笑说:县委书记晚上做个梦,第二天就能有人给你实现。

  毛奇是一个县的县委书记,他的违纪违法,往小了说,影响一个县的民生大计;往大了说,是地方官场生态乃至整个官场生态的一部分。

  一、“贪官生态链”,利益关系盘根错结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及公开报道的信息,2025年中国反腐败工作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结合2024年数据——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76.8万件、处分62.8万人——预计2025年全年查处规模可能与2024年相当或进一步扩大。

  所以,官场“地震”持续。4月10日,据江苏省纪委监委最新通报,宿迁市委常委、副市长章其波被查。

  据悉,宿迁官场已形成了“系统性塌方”。就在年初,宿迁市委原常委、常务副市长王逍霄被查。

  而宿迁自1996年建市以来,10任市委书记已有4人落马,分别为:仇和、张新实、缪瑞林、王昊。

  “能吏”仇和后来主政云南省会昆明,缪瑞林则转任省城南京。

  “悲催”的是,昆明和南京或许是省会城市中的“腐败重灾区”。

  近年来,南京市委书记、市长成了“高危岗位”,杨卫泽、张敬华、季建业、缪瑞林等多人被查。

  不久前的4月3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龙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近一年南京反腐力度空前,至少9名厅官落马,其中多人曾是龙翔部下或与其存在交集。

  昆明更是连续四任书记、市长皆有问题。他们分别是杨崇勇、仇和、张田欣、高劲松;张祖林、王喜良、刘佳晨、李文荣。

  省会城市昆明和南京同一时期的原市委书记、原市长双双落马,这一情况并非少见。南昌、合肥、济南也出现过类似情况:

  自称“买不起房”的原南昌市长郭安被查。曾经与郭安在南昌长期共事的原市委书记龚建华、殷美根,也先后落马。这意味着两任原南昌市委书记接连落马。

  原合肥市长张庆军在任上被查。张庆军被称为“政坛不死鸟”,多次被纪委带走调查后安然返回,最终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查。其妻子此前跳楼自杀,引发舆论关注。与张庆军搭档的吴存荣后来也落马。吴存荣曾任合肥市市长、市委书记,吴存荣也打破了20年合肥无一书记违纪记录。

  原济南市委书记王敏、市长杨鲁豫,都已落马。

  根据搜索结果显示,近年来还有多个省会城市的主政官员因违纪违法被查处,比如,海口的三任市委书记罗增斌、张琦、王富玉都被查了,还有兰州的原书记、市长虞海燕和栾克军双双落马,当然他俩没有共事过“擦肩而过”。另有杭州首位落马市委书记周江勇,“周江勇案”牵涉多名浙江官员。

  省会城市主政官员的腐败案件具有“一把手涉案多、金额大、牵连广”的特点,其危害不仅限于经济损失,更导致政治生态恶化和社会信任危机,影响深远。

  例如,云南省会城市昆明的腐败就“传染”到省域副中心城市曲靖市。两任市委原书记李文荣和李石松、三位原副市长、至少七十余名各级官员相继被查,让曲靖成为2024年全国反腐工作中最瞩目的一座城市。

  昆明、曲靖多名官员落马并非孤立事件,舆论称为“系统性腐败”。从白恩培、秦光荣等省级高官到昆明、曲靖等地市级干部,云南官场已形成“塌方式腐败”的复杂网络。例如,李文荣的仕途轨迹颇具代表性:他在昆明、曲靖两地任职期间,与多名已落马官员存在密切交集。这种“圈子文化”使得腐败行为呈现链条化、隐蔽化特征。

  “贪官生态链”非云南一地独有,网上曾有文章披露“四任市委书记与三位市长相继在一座城市被查处”:20年来安徽省淮南市4任市委书记、3任市长落马。主要涉案官员共计6人。这一数字未达到7人的原因是其中一名官员先后担任过市长和市委书记两个职务。

  非省会但为腐败高发地,淮南市和曲靖市可谓地级市“塌方式腐败”窝案的代表。

  官场持续震荡先不谈,可以说上述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爆出的一系列问题,是“体系性腐败带来的塌方性后果”,这里面隐藏的盘根错结的利益关系,是否值得我们深思:在这个“圈子”里,还能否有人做到独善其身呢?

  二、“腐败的盖子”,谁也不去揭开

  我们知道,一地连续多任主官落马,定会导致地方发展规划频繁变动,招商引资受阻,影响经济长期稳定。

  而且,频繁更换主官也导致政策执行中断,新任官员也需花费时间重建团队,导致行政效率降低。例如,昆明市委书记职位曾空缺110天,影响重大决策推进。

  尤其是社会信任方面,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特别是当主官们表面讲反腐,实际却贪污,这种虚伪会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腐败其实并不可怕,人性的贪婪一日不止,腐败就一日不会绝迹。比腐败更可怕的,是贪官边腐边升,这也是“腐败圈子”的互相苟合的可憎之处。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然,这种“官官相护”之恶习自有人“言传身教”:1月17日晚,由贵州省纪委监委与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反腐专题片《纵深推进—贵州正风肃纪反腐》第二集《聚焦重点领域》在贵州卫视播出,其中剖析了贵州省自然资源系统的腐败问题。其中,“我晓得你在腐败,你也晓得我在腐败,谁也不去揭开这个盖子”这句话真实地道出了重点领域“前腐后继”的官场生态。 这句话中的“我”是谁?是曾任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的周从启。这句话中的“你”又是谁?是在周从启之前担任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的朱立军。

  这是用最直白的语言道出“圈子”的奥秘。这样的“官场生态触目惊心”,自媒体“南湖畔”发文直陈:在这个封闭的体系内,贪官们形成了一个隐形的利益共同体,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牵制。贪腐者彼此心知肚明,却又都选择沉默。这种沉默并非出于无知,而是源于一种复杂的利益计算和官场潜规则。他们彼此掩护,共同维护着这个看似稳固的腐败体系,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周从启眼里,大家一起没有不贪的,睁只眼闭只眼,井水不犯河水,本事大就多贪点,贪不到只能怪自己没本事,所以谁都没资格指责谁,谁都不应该揭开这个臭烘烘的盖子! 这样的官场生态,确实令人触目惊心。自媒体“微橙子v”发文认为,《官场现形记》早就把官场文化和政治生态揭示得明明白白:“贪官是一种生意。本来,无论你在什么岗位,本质上都是一份工作而已,可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门生意,一门心照不宣、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生意。下级的生意做大了,贪多了,才有更丰厚的进贡,这样上级的生意才能铺得更大,获得更多的利好。所以,他们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小耗子们胡乱折腾,只要在某些必要的时机,逮住几只无关紧要的小耗子树树典型,立立威,就能维护好自己秉公执法的形象。”

  正如李雪健在电视剧《为了一句话》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你不拿、我不拿,耿专员怎么拿?”就讲透了“贪官是一种生意”之真谛。

  现在的年轻人考公热、进国企热,其实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应该反思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水清不纳污垢,政廉不迷财色”,朝问此心何所思、暮问此心何所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