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帝国是古代中国王朝的主要政治形态,如何保证对帝国的有效管辖,是历朝帝王时刻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官僚阶层在帝国治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选拔官僚的制度也成为了帝国政治制度的核心之一。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官僚选拔制度。科举制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是科举制区别于其他选拔制度的最重要的特点。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中国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在选拔社会人才、笼络社会精英、巩固统治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统治者对于科举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1644年清军入关,满清统治者为了笼络和网罗知识分子,当年(顺治元年)立即宣布沿袭明朝惯例,按期开科取士。顺治二年在北方数省举行乡试,录取了清朝首批举人;顺治三年在北京举行会试,录取了开国的首批进士;四年又加行会试,多取江南文士。顺治一朝18年,共开8科,录取进士2591人,几乎连年考试,皇帝希望通过科举将更多的社会精英纳入满清政权阵营中。1864年7月,曾国藩率领湘军攻破天京,占踞两江十余年的太平天国被剿灭,之后曾国藩向朝廷上《粗筹善后事宜折》,极为迫切地提出了两个建议,首先是裁减湘军,第二个便是恢复科举。科举制度对维护帝制统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很多学者对科举制度与王朝兴衰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有学者认为,清王朝的灭亡与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有着重要的因果关系。持此论者认为,1905年清王朝废除了科举制度,使得潜在的社会精英失去了上升的社会阶梯,这些大量“失意”的精英不得不通过其他方式寻觅上升的机会,其中一部分人选择参与革命运动;随着大量的社会潜在精英在上升无望的情况下参与革命,清王朝的统治根基受到严重威胁,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中被彻底瓦解,废除科举制度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这个观点虽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从历史史实看,却很难站得住脚。首先,科举制度的废除不是清王朝灭亡的原因,而是清王朝统治濒于崩溃的表现。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国内要求清王朝进行宪政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中央层面逐渐开始了对君主立宪制度的讨论,并于1909年提出预备立宪,组建内阁,君主专制制度受到严重冲击。而在地方,1905年清廷下令成立了地方议政机构咨议局,地方行政权力扩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中央集权制度不断瓦解。1911年辛亥革命成为压垮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清王朝实质性崩溃的伏笔,在清末政治改革的过程中早已埋下。作为帝制王朝的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之一,科举制的废除并不是造成清朝灭亡的原因,而是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瓦解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次,科举制度的废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教育体系也随着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改革运动不断变化,在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前的半个世纪中,中国境内出现了大量的新式学堂,包括小学、中学、专业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及19世纪末期出现的大批高等学堂。在废除科举制度前夕,科举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名存实亡,新式教育体系已经逐渐取代科举,成为越来越多人向上发展的阶梯。因此科举制度并不是突然地、出人意料地被废除,而是在半个世纪的变革中逐渐失去活力,并最终被社会和政府舍弃。人们对此事前已经有充分的预期,同时也有了其他的替代路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清王朝的覆灭是众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革命斗争的结果。这些仁人志士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赴汤蹈火参与斗争,这种救亡图存的心愿和满腔热血的斗志中,渗透着对现代化的孜孜向往和对民族富强的深切期盼,构成了中国近代革命斗争的主旋律。如果我们一定要说这些人是因为没有了科举制度、没法升官发财而去闹革命,那可真是小看了革命先烈的无私精神和高尚情操了。
总之,科举制度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它随着帝制的发展而辉煌,也随着帝制的终结而黯淡。真正加速清王朝灭亡的,是内忧外患下清王朝内部的专制集权制度的瓦解,而科举制度只是这种瓦解的局部表现罢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