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管理的天平上,“1分钟”究竟能有多重?广州王女士的经历给出了令人深思的答案:近日,她因前一年某个月内6次早退1分钟,被公司辞退,而法院最终判定公司违法。
制度的存在是为了确保运营有序,提升效率,这无可厚非。考勤制度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好比企业的“时间卫士”,初衷是督促员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从这个角度而言,制度本身并无过错。但当企业将提前1分钟离开工位视为“不可饶恕”的错误,并以此为由辞退员工时,就暴露出其管理理念的狭隘与僵化。
不妨深入思考,一分钟,能改变什么?它既不会让项目进度停滞不前,也不会让企业利润大幅缩水。但企业对制度的刻板执行,却如同冰冷的枷锁,把员工禁锢起来,看似控制了节奏,实则束缚了活力。这种对人性化管理的漠视,就像慢性毒药,会让员工在高压下,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对企业心生不满。一旦人才纷纷离去,企业又拿什么去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长远发展呢?
再看公司处理王女士事件的方式,此前,公司从未向王女士提及早退问题,也没有提出整改或进行处罚,而是在数月后一次性发出解除通知。公司突然“翻旧账”,用这一早已被忽视的“错误”辞退王女士时,公司管理体系的漏洞由此暴露无遗。这种“秋后算账”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管理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让员工对企业的信任荡然无存。
企业管理究竟是什么?它绝非简单的制度堆砌与权力行使,而是一门需要平衡制度刚性与人文关怀的艺术。刚性的制度是企业运行的基础,它为企业的发展划定了边界;而柔性的关怀则是企业发展的润滑剂,能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制度合理、可行;在执行制度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同时融入人文关怀,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企业如同航行在商海中的巨轮,员工则是船上的水手。“早退1分钟被辞”事件,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考验着企业这艘巨轮的应对能力。只有在管理上保持公正理性的原则,在制度刚性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点,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始终保持正确航向,驶向成功的彼岸。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