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以GDP论英雄的“懒政陷阱”
发布日期:2013-12-16 13:43:55 来源: 作者:樊大彧 编辑:

   近年来,一些官员围绕GDP大做文章,对大投入、大产出的大项目孜孜以求,在“勤勉”的背后,是对民生需求、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的怠慢,这种施政方式,实际上落入了不折不扣的“懒政陷阱”。当单纯比拼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变为发展质量和方式的绿色比拼后,如何促环保、惠民生,将为各级官员提供发挥作用的更大空间。

  中央组织部日前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对限制开发和生态脆弱区域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中央组织部此次印发《通知》,是我国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作用就是要改革和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近年来出现、而且不断自我强化的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不良倾向。

  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这是多年前就已明确提出的干部考核思路。中组部此前也制定了若干个考核办法,各地各部门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在“真金白银”的诱惑下,各级政府官员通常难以自已,唯GDP论英雄,沦为经济指标增长率的“奴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中国经济在经过多年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为代价的高速发展后,目前大气、水质、土壤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一些地方急于求成,盲目举债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地方债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因此,如何扔掉GDP“指挥棒”,树立正确的官员考核导向,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此次中组部印发《通知》,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决定的落实,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今年6月底,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谈到选人用人问题时表示,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不久前公布的三中全会《决定》则指出,要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有些领导干部担心,“政绩考核不强调GDP,会不会影响地方的发展,导致干部消极不作为?”这种担忧首先就反映出某些官员片面的发展意识,他们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GDP的增长,而不是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居民幸福感提升。同时,这种担忧折射出一些官员看似“勤政”、实为“懒政”的工作状态。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之所以会成为地方官员升迁考核的指挥棒,是因为这一指标是最直接、最易量化考核的经济发展指标。一些官员围绕GDP大做文章,对大投入、大产出的大项目孜孜以求,在“勤勉”的背后,是对民生需求、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的怠慢,这种施政方式,实际上落入了不折不扣的“懒政陷阱”。

  在GDP主导的考核机制下,一些地方官员的上级和负责干部选拔考察的组织部门,也同样存在“懒政”行为。一些上级领导或组织部门,本来肩负着干部管理、选拔的重要职责,却缺乏足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在考核干部政绩的时候,没有深入体察民情、民意,而是以GDP作为“筛子”,大个的留下,小个的淘汰,将复杂的评价机制变成简单的“数字化”筛选工作。这种“筛选”貌似公平,实则是懒政,也是对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不负责任。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告别以GDP论英雄,绝非否定发展,而是向科学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力切换。对各级官员而言,政绩考核淡化GDP,也绝不会为其留下消极不作为的空间。相反,当单纯比拼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变为发展质量和方式的绿色比拼后,如何促环保、惠民生,将为各级官员提供发挥作用的更大空间,也对各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形成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