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
发布日期:2017-12-20 11:08:59 来源: 作者:新京 编辑:晴阴

  导读:时下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的突出,如果这些得不到解决,反复出现,也会损害地方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任纽带。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尤其需要对“四风”出现的新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部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时刻保持警惕。实际上,对作风问题管得严一些,抓小抓早,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查摆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再次向全党释放强烈信号——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十八大以来,面上的奢靡享乐之风基本刹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不正之风惯性得以扭转。但“四风”问题由来已久,现实情况也表明,其正在呈现隐形变异,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仍然突出,仍然需要着力破题整治。

  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有10种表现:比如“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不考虑客观实际,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等等。这些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也是长期为公众所深恶痛绝的。前段时间,有媒体透露,内蒙古一旗县深陷扶贫检查“怪圈”,扶贫评比半年搞5次,一次迎检花费20万元。如此“迎检”,真的让基层“伤不起”。这不仅劳民伤财,更是容易耽误“正事”。媒体还报道,东北一个乡党委书记抱怨,“这一早上要接待13个检查团,只好让乡里干部全部上阵。”临近年终,频繁的检查评比让其倍感压力。这些实际情况,都表明了时下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的突出,如果这些得不到解决,反复出现,也会损害地方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任纽带。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尤其需要对“四风”出现的新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部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时刻保持警惕。

  除了很多领导干部自身的原因,这一方面也是因为,行政体系自身仍然有着强大的惯性。一些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做法,虽然被中央严令禁止,也不被公众认同,但由于其长期存在,早已经在一些地方的体系内形成了顽固的“套路”,即使有一两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党员干部跳出来改变旧习,也会显得特别“突兀”,甚至会被认为不懂“业务”,从而有心而无力改变现状。比如,一些干部的“精准扶贫驻村蹲点日记”显示,在一些贫困地区,存在“文案工作压力大”的现象,耽误大量的时间不说,最重要的是让想要做点实事的蹲点干部腾不出手,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了各种看似“漂亮”的文案之中。蹲点的干部自然是不愿意“跟风”的,但受制于体系的惯性,又不得不和当地的干部一起无奈地深陷其中。

  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需要各地方、部门对症下药,改变“考核验收唯材料化、工作政绩唯数字化”的惯常做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正把民众放在心上,注重工作实效,而不仅仅是为了书面上的成绩。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会自动消失,现在的经验表明,其可能会在某些时候,改头换面、重新包装,以另外一种面貌出现。所以,“反四风”是个长期任务。对主政的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部门来说,更是需要善于识别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四风的新变化、新表现,盯紧重要时间节点。马上到年底了,随着各种考核、考评临近,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恐怕又会抬头。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看看浪费的数字,听听基层干部的抱怨,都充分说明了中央反“四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一判断的预见性。实际上,对作风问题管得严一些,抓小抓早,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