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历次金融危机时间、原因及影响
发布日期:2015-07-09 13:50:30 来源:小报告微信公号 作者: 编辑:胡擎银

     全球金融危机余波尚未停息,欧债危机又风起云涌,发展之势愈演愈烈,完全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已经从金融层面渗透到实体经济。欧债危机再次增添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了全球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本报告通过对上世纪以来所爆发的重大金融危机进行梳理和总结,着重分析历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各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策略,并对金融危机爆发所带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进行阐述。

  1. 二十世纪以来主要金融危机回顾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和金融系统发生动荡,金融风险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使得资金投资渠道不畅,错失最佳投资机会。金融危机表现出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恶化的现象,如短期利率、汇率、包括证券、房地产、土地等在内的资产价急剧、短暂、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主要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现代金融危机常常是多种危机相互转化共生的,很难将它们严格地区分开来。19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是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相互共生作用的;19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和亚洲金融危机是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交织在一起的;而当前欧债危机则有着从债务危机向银行危机发展的趋势。

  1.1 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因美国股票市场投机过度导致股票暴跌,引发1929年-1933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全美证券贬值总额达到840亿美元。危机期间,美国抽回了大量对德国的投资,通过资金链的传导作用,引发德国经济崩溃。受累于英国在德国的大量投资,英国也被推入了金融危机的深渊。这场危机重创了全球,使得各国生产出现严重衰退。19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深层次的原因。

  1、贫富差距加剧了借贷消费,使得消费品市场过度膨胀发展。当借贷消费放缓并受阻时,一方面导致消费品生产减少和生产过剩,引发社会购买力不足;另一方面投资锐减,造成资本过剩;

  2、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看好并不反映在实体经济中,而是表现在股票市场上。银行信用助推了股市繁荣,至1929年,道·琼斯指数从75点上升至最高的363点,上涨了3.84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1.8%。股市泡沫高涨加速大量资金撤出再生产部门,被投向更高回报率的证券投资领域。

  3、金融创新加快和金融监管不当。危机前,美国投资者只需支付10%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余额由其经纪人支付,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对危机期间的银行倒闭采取干预措施,使得银行业出现倒闭→挤兑→倒闭的恶性循环。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救助迟缓助推了这次危机的蔓延。

  1929年-1933年的危机是传统经济危机向现代金融危机的过渡,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了各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在应对危机时的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增大了它们在国际市场贸易市场上的份额;而美国、法国对这次经济的应对相对迟缓,降低了它们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份额。但这次危机的爆发,促使美国改变了经济政策,新颁布了一系列法案,如《银行紧急救助法令》、《联邦证券法》、《格拉斯-斯第格尔法》,这些法律决定了美国今后金融的发展方向。

  1.2 1980 年拉美债务危机和美国储贷危机

  1.2.1 1982 年-1983 年的拉美债务危机

  20世纪60年代后,许多拉美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国内经济,举借了大量外债。但由于资金使用、制度约束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债务资金并没有提高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反而造成了还本付息的困难。

  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到期的外债本息,请求国外银行准许延期,遭到拒绝后,墨西哥政府宣布无限期关闭外汇市场的汇兑业务,暂停偿付外债等措施,引发市场恐慌,爆发了债务危机。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秘鲁等拉美国家也相继因债务问题陷入危机。拉美国家爆发债务危机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两次石油危机推高了国际油价,加上世界整体经济的萧条,拉美国家面临的外围经济环境不断恶化。拉美国家对石油进口依赖性很强,而石油价格的上涨又会增加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