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勇说,我一想起青山,就想起那双热辣辣的眼睛。那双眼睛啊我怎么也忘不了。多少年了,不知道梦见多少次了。一睁开眼,那双眼睛就不见了,我就流泪了。可我不敢哭出声来呀。
2
在个人婚姻问题上,赵玉秀却是另一番滋味。
1949年她与张子善结婚时,已经是第二次婚姻了。关于她的初恋,也许她不愿再去回味那杯苦涩的酒,也许她不愿让别人与她共同分享她内心那份最甜蜜的果实。
赵玉秀是河北蠡县人,她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其祖父是清朝举人,当地名医。父亲在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国民党一所学校里当教授,军衔为中校。赵玉秀曾考取了一所医学院,她想走祖父的道路,但因过不惯学校的生活,和另一个女同学结伴回乡。她很佩服本村教书的刘老师,就常与之接触。刘老师是中共地下党员,经常给赵玉秀灌输革命道理。赵玉秀20岁时当上了县妇联主任,催军粮,召集农民开会,领导妇女儿童团工作。
赵玉秀的第一个丈夫叫张作仁,是县游击大队队长,他们有一儿一女,后来张作仁作战牺牲。1949年由组织上介绍,赵玉秀带着两个孩子和张子善走到了一起。
此时的张子善也已经是第二次婚姻了。
张子善的第一个妻子叫黎烈岩,在地委材料室工作,他们二人也是由组织上介绍的。黎烈岩出身富裕人家,独生女,有文化很能写,但也很任性。张子善有些古板,因此二人合不来,加之他们3岁的儿子铁雄死于肺炎,更使他们的感情愈来愈疏远,最后只有分道扬镳。
赵玉秀与张子善自1949年结婚至1952年2月张子善被处决,三年时间共同生活仅几个月的光景,期间不是他在外面工作就是她在外面学习。但是仅仅这几个月的生活,也足以让赵玉秀铭记一生!
我采访赵玉秀时,她就住在保定。她现在的丈夫也是个离休老干部。赵对我的采访表示感谢。
3
据刘青山之弟刘恒山(河北省安国县观音堂村村支书)以及范勇的回忆,我整理出以下材料:
刘青山,安国县南章村人,1916年农历五月初五生人。父亲叫刘忠起,母亲叫张子素。夫妻两个都喜欢儿子,但直到第三胎才生下一个称心如意的男孩儿,他们给儿子起名为刘顺山,小名大山!
刘顺山就是刘青山,刘青山是后来改的。
不用说,刘青山自小就是全家人的眼珠子心窝子,又兼他长得浓眉大眼,笔直的鼻梁,薄薄的嘴唇,更是讨家中和村里人的喜欢。刘青山八、九岁时上了本村的小学,由于他记性好又肯用功,学习成绩始终在班上名列前茅。也许是由于家人的过于宠爱,刘青山小时很调皮,而且脾气很大,和村里的孩子打架是常事,但他从不随便欺侮人。刘青山是孩子王,鬼点子特别多。比如他的同学中有的家里很穷,穷得连中午饭都带不起,就是带,也只有带山药面和棒子面饼子,不像富裕人家的同学总带白面馒头和烙饼。刘青山就想了个主意,每天中午吃饭前让同学们把干粮都交到他这里,然后由他亲自分配干粮。刘青山不偏不向地将干粮粗细搭配平均分给每个人。这样穷人家的孩子吃上了细粮,而富人家的孩子也觉得很新鲜。然后他又让学习好的穷同学帮助学习差的富同学,这样双方都能受益。家长们知道了也没有抱怨,所以大伙儿都很佩服刘青山。
1930年,由于家贫所困,14岁的刘青山便跟随着乡亲们到蠡县沙村给周老财当雇工。刘青山脾气大又爱抱打不平,平时不服周老财的压榨,常和周老财打架。这个周老财家有个长工叫徐云甫,是地下党员,过去曾为躲避国民党追捕在南章村住过一阵,通过刘青山的大姐夫认识了刘青山。他见刘青山很有正义感,就常给他讲些革命道理,启发他如何对付地主老财的压迫,如何与剥削阶级斗争,刘青山在徐云甫的帮助下进步很快。1931年,15岁的刘青山经徐云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8月,刘青山和徐云甫等人一同被编入了中共保属特委组织的红军游击队,参加了高阳、蠡县、博野农民大暴动。他们收缴地主的武装,抢收地主老财的庄稼。声势浩大的高蠡游击战争使国民党反动县政府和地主豪绅十分震惊和恐慌。蠡县反动县长就跑到安国县去求援,安国驻军骑兵第六旅派出一个骑兵连前去围攻红军游击队。经过双方激战,红军游击队一些人战死,一些人突围成功,另一些人落入魔掌,刘青山也在其中。在狱中,刘青山受尽敌人的严酷刑法但不曾向敌人屈服。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