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历次金融危机时间、原因及影响
发布日期:2015-07-09 13:50:30 来源:小报告微信公号 作者: 编辑:胡擎银

  这次危机发生后,欧盟各国在货币政策制定上取得了较为统一的意见,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就财政政策的制定而言,仍然存在着很大分歧。虽然危机后,欧洲各国保持了暂时的平衡,但是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为日后的欧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4.3 亚洲金融危机打破亚洲产业格局、加快东盟一体化进程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亚洲各国已经形成了区域内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分工的经济格局。日本将成熟产业转移给亚洲“四小龙”(朝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四小龙”又将它们的成熟产业转移给东南亚国家,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化工产业到低端技术的机械、电子产业,形成倒“V”型的产业模式,初步构建了亚洲地区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但是广场协议后,日元持续升值,使得日本在上世纪 90 年代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泡沫,日本经济陷入困境;而此时美国打算走强势美元的道路。这种情形下,日本推动日元贬值,美国和日本就完全融入到倒“V”型的模式中。日元贬值增强了日本商品的出口优势,改变了亚太经济格局。

  金融危机的爆发后,危机冲击了所有参与产业分工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经济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困境,由于良好经济预期和改革稳步实施,反而使得我国经济在动荡的外部环境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危机还进一步促进了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立,建立了东盟与区外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东盟成员国与区外国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亚洲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为今后的金融动荡提供了一定保护,但也恶化了东南亚各国的贸易条件。

  4.4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改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了国际分工和国际间经济摩擦

  世界经济格局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受此影响俄罗斯、日本、欧洲相继陷入困境。由于中国未完全开放金融市场,躲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也经历了长期的繁荣发展,但其降息政策导致了经济泡沫膨胀,增大经济风险的同时,扭曲了市场发展。当利率政策引发通货膨胀时,美联储迅速提高利率,成为次贷危机导火索,次年,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美国掌控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受到强烈冲击,表明原有货币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各国强烈呼吁改革并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朝着稳定、有序、可控方法发展和完善,从全球范围内确保各国经济利益和全球经济稳定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取得了更多的话语权,G20集团参与讨论并治理危机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欧元区向包括中国、印度和巴西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寻求援助,该事实表明,由西方经济体主导全球经济的传统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G20取代G7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全球经济主导力量已经开始从美欧经济体向新兴市场国家转向。

  欧债危机的恶化,打击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美、日、欧)。欧债危机的消极影响正通过贸易传染渠道、金融渠道传递给其他国家,使得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增大的同时,也加剧了这些国家经济下滑的风险。发达经济体经济放缓,大大降低了对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尤其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在危机中寻求发展和出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在努力扩大自己的出口,吸引投资。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摩擦、贸易保护主义也不断增强。预计这一情形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4.5 世界经济格局由“点”向“面”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美国、欧洲的影响,直接改变着全球资本流动和贸易结构的发展方向。美国、欧洲持续去杠杆,会极力削减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中的负债,积极实施转型策略,加快发展第一、二产业。这将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结构和流量产生巨大影响。跨国公司的资本回归,会对主要依靠国际资本投资发展经济的新兴市场国家构成威胁。经济、金融、贸易等方面的摩擦也由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国家的两极冲突,演变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及其内部的多极冲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